您的位置:首页康复服务 >  正文

辅助器具的相关知识普及系列讲座五


常用辅助器具应用知识

残疾人辅助器具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应用人群广泛,包括:肢体、视力、听力、智力等各类残疾人,老年人,暂时功能障碍者等;二是个性化强,同样是假肢,因个体截肢部位的不同,身体体征不同,需求不同,其假肢装配从结构、类型、尺寸都会不同。因此辅助器具品种繁多,除通用产品外还涉及改装和特殊设计的。

在种类繁多的辅助器具里,如何让大家对辅助器具的应用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呢,为此,我们选择轮椅应用、压疮预防两个主题,从概念的理解,基础知识、选择应用要点等方面,引导大家对辅助器有更多的理解和思考,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并对你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轮椅应用知识

1.基础知识

轮椅从字面的角度来讲,由“轮”和“椅”组成,“轮”定义了轮椅移动的功能,“椅”定义了坐姿保持的功能,而“轮”和“椅”,构成了使用者从卧到坐到移动行走的机能,由此,归纳出轮椅功能的三个要素,即坐姿、转移和驱动,这三个要素也成为轮椅评估适配的核心因素,同时需要与使用者、护理者、环境对应思考。

坐姿:评估使用者保持正确坐姿的能力;如坐姿前倾;那轮椅需要加装胸部安全带。

转移:评估使用者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如侧向移动,并需移乘板辅助;那轮椅的扶手和脚踏支架应可拆卸。

驱动:评估使用者的驱动能力和使用环境,如,腰段脊髓损伤,上肢肌力尚好,就读大学;从驱动性上思考,应选择轻型轮椅,驱动轮位置可以前调,充气轮胎。

2.介绍几种手动轮椅的分类

依操作者分为:自行驱动、他人驱动;自行驱动轮椅,有双手驱动,单手驱动,手足驱动;他人驱动轮椅,有助推手把,无驱动手圈,驱动后轮较小。

依可携带性分为:固定的、可折叠的;可折叠轮椅,有交叉折叠结构,对折结构,半折叠结构。

依结构特点分为:前轮驱动、后轮驱动、摆杆驱动、单手驱动;一般采用后轮驱动,前轮驱动转弯半径小,摆杆驱动主要用于偏瘫单手驱动,要求上肢肌力好,并经过一段的操作训练;单手驱动为偏瘫患者专用轮椅。

依用途分为:常用,截瘫,截肢,偏瘫,脑瘫、护理,运动;常用轮椅包括:普通轮椅为固定结构;功能型轮椅,扶手、脚踏可调、可拆,靠背可倾躺,靠背与座椅整体倾斜,可站立,带坐便器等;截瘫用轮椅,如低位脊髓损伤活动能力和姿势稳定性较好,轻型结构,有较好的刚性和驱动性能;偏瘫用轮椅,单手驱动专用轮椅,健侧手驱动双手圈,驱动内侧手圈控制内侧轮;脑瘫用轮椅,具有坐姿控制系统,包括头枕、胸托、分腿器、安全带等;护理型轮椅,一般靠背可倾躺,脚踏可抬高,加装头枕,具有舒适性;运动型轮椅,适合各种运动需求,有竞速、网球、乒乓球、篮球、橄榄球等专用轮椅。

3.轮椅选择的思考

在大家了解一些轮椅知识和适配要素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使用者的状况,来分析适合的轮椅选择。

如躯干控制能力差,导致坐姿不稳定,需要靠背提供更多支撑,选择高靠背轮椅。在此有两点提示,一是,目前市场销售的高靠背轮椅的结构特点是,稳定性好,靠背可以调整进行减压和休息,但调整靠背的同时会使身体下滑,产生剪力,驱动轮位置后置,轮距长,使驱动的范围变小,驱动困难。二是,一提到脊髓损伤使用的轮椅,可能大家就会选择高靠背轮椅,这是不正确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在急性不稳定期,需要使用高靠背和头枕作为稳定和支撑,当状况稳定后,要重新进行轮椅的选择。

如下肢截肢手术后的阶段及腿部需要提供支撑者可选用脚踏支撑托架装有腿托的轮椅。

如偏瘫患者需要用健侧手、足来驱动轮椅,选用座椅较低,脚踏支架可拆卸的轮椅。

如需要从侧向进行轮椅到床转移者,选用脚踏支架可拆卸,扶手可拆卸或掀后的轮椅;从正向进行轮椅到床转移者,则应选择长扶手,脚踏支架可拆卸的轮椅。

如小腿或足部痉挛或不自主脱落,在脚踏板上加装踝带或止跟带以防止足部从脚踏板上滑落。

如脑瘫儿童异常坐姿,需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选择,躯干和头部肌张力异常,通过头枕、胸托或胸部安全带控制;髋关节内收通过分腿器控制等。

4.轮椅的主要尺寸要求

座位宽度:一般情况下,为臀部两边最宽的距离+5cm。过宽支撑不住,身体易倾斜,驱动困难;过窄,身体受压。

座位深度:一般情况下,臀部到窝的距离-5cm。过深,窝受压,影响血液循环,身体下滑;过浅,支撑不够。

座位与脚踏的距离:臀部到足底的垂直距离。过长,大腿下部受压,影响血液循环;过短,造成骶骨坐姿,易产生压疮。

扶手高度:一般情况下,手臂与肘自然垂直,距座面的距离+2.5cm。过高造成耸肩等异常姿势;过低,起不到支撑作用。

5.轮椅的检查

轮椅的安全和性能检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折叠是否灵活;制动是否安全可靠;充气轮胎的压力是否正常;座面、靠背是否平整无塌陷;各活动部件是否活动灵活和定位可靠;支架结构的焊接和固定是否安全;轮椅向前推行是否走直线;四轮是否平稳落地,转动、摆动正常等。

二、防压疮垫应用知识

走进残疾人家庭,我们会看到,许多长期卧床者、轮椅使用者,深受压疮的困扰。不仅对本人造成身体和精神的痛苦,也给家人的护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治疗产生的大量费用更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压疮的预防以及辅助器具的应用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1. 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压疮,压疮为体重集中于骨突部位,使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受阻,深度组织坏死。

压疮形成的主要因素为三个方面,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诱发因素。外部因素为压力、剪力、摩擦力和潮湿;内部因素为营养不良、感觉障碍、活动障碍、衰老退化;诱发因素为不良姿势、失禁、疾病、护理不当。

压疮产生分为四期,一期:皮肤出现不消红斑,变烫或变硬,感觉痛或痒;二期:真皮损伤,出现水泡、浅表性溃疡;三期:真皮组织完全损伤,延伸至皮下组织溃疡或坏死;四期:皮下组织坏死,损伤深达肌肉、筋腱、骨骼,出现穿孔瘘管。

对于长期卧床者、使用轮椅的感觉障碍者、活动障碍者一定要每天进行皮肤的检查,一旦皮肤出现不退的变红、温度增加和感觉异常,要特别引起注意。如你参与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对于二级以上的压疮患者不要盲目地进行防压疮垫,要让患者首先就医治疗,再治疗的基础上配置防压疮垫。

2.防压疮垫的设计基础

我们已经知道,压疮产生的原因一是人体受压强度大,二是人体受压时间长,从压力的强度看,一般的毛细血管最多只能承受32mmHg以内的强度;从时间的持续性看,一般承压持续超过2小时就会出现危险。因此减小受压强度,缩短受压时间就成为压疮预防的对策和防压疮垫的设计基础。

防压疮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静态型,使身体骨突部分更多的被包容,达到分散压力、扩大受压面积,包括:空气、凝胶、聚氨酯泡沫等材质制作的防压疮垫。一种为压力转换型,每隔5-10分钟空气单元进行交替的充气、放气,以阻断局部压力的持续时间,达到间歇性减压的目的,这对预防压疮意义重大。

3.静态聚氨酯与压力转换型防压疮垫特点

静态聚氨酯压疮垫,利用材质的弹性增大身体骨突部位的接触面积,起到分散体压的作用。优点是:轻,稳定性强,易切割和根据需求加工。缺点是:较空气垫分散压力的能力低,易发热引起身体出汗,不能洗涤易被污染,会出现变形。主要功能是增大受压面积,不能改变受压时间,适用于自己能够进行体位变化者;对于不能进行体位变换,存在压疮形成的高危人群来说则不宜选用。

压力转换型充气防压疮垫,与静止型防压疮垫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承压的作用不同,每5-10分钟空气单元将交替进行充气、放气,放气时能够消除被压部位的压力,减少受压时间,促进血液循环。优点是:气压可以调整,便于保持清洁。缺点是:需要经常连接电源,充气、放气过程会带来不舒适的感觉。适用于身体机能低下,没有自行变换体位能力者可优先选用。应引起注意的是,垫中的充气量要适当,充入过多会增加压强,感觉不舒服,充入过少会因触底而引发压疮。检查方法是,将手放于身体骨突的部位,坐位时位于坐骨结节下,向下感觉有充气量没有触底。

4.轮椅防压疮坐垫

轮椅使用者,同样要将预防压疮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患有感觉障碍和活动障碍者,如脊髓损伤,在轮椅使用中,每半小时就应变换体位,进行间歇性减压,并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预防压疮的坐垫。

防压疮垫的使用与选择有三个要素:减压效果,稳定性,舒适性。五个注意点:预防意识、减压能力、感觉能力、臀部坐姿,躯干支撑。

几种常用防压疮坐垫:

聚氨酯海绵坐垫,可由不同密度的材质组成,位于坐面的海绵密度高,硬度高,位于臀部的海绵,密度低,柔软;质轻价廉,支撑和稳定性能较好;易于加工改装,如希望在哪里减少压力,就把哪里削出一个凹洞,以防止骨突的部位或褥疮直接接触坐垫,还可以做成臀形坐垫,提供良好的摆位和骨盆支撑。缺点是不耐用,易污染、变形。较适合于压疮形成低风险人群。

凝胶坐垫,分为流态凝胶和固体凝胶两种,一般与发泡聚酯海绵结合使用;流体凝胶坐垫,具有很好的减压效果,能随使用者的身体活动改变形状,以减少骨头突起部位的压力;具有低聚热性的特点,接触时皮肤温度不宜升高;缺点是比较重,吸震效果较差。提起注意的是,如凝胶部分很薄,包容性就差,无法增加受压面积,不能有效减压。适用于压疮产生风险较高,且需要稳定坐姿的人群。

充气坐垫,减压效果好,种类很多,气囊的形状、高度、材料不同;可单边或多边充气;气囊的高度越高,包容性和减压性越好,而相对稳定性和支撑性就越差。缺点是稳定性不足,易被划破。适用于压疮产生风险较高的人群。

(县残联康复科供稿)

地址: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东环路100号 邮编:226400 网站信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513-68121122 传真:0513-68121133
Copyright©2000-2012 bt365体育在线注版权所有 苏ICP备07032927号-1